數位顛覆不是靠靈感,而是可以「設計」出來的結果。
拆解顧客價值鏈,找到痛點,先搶下一塊地,再逐步擴張——這才是現代新創的生存之道。
為什麼新創成功者總是少數?
很多人以為成功靠的是好點子、好運氣、或好資源。但Thales Teixeira——哈佛商學院前教授告訴我們:成功可以被「設計」與「工程化」出來。
關鍵工具之一,叫做:
「客戶價值鏈解耦(Decoupling)」
這不只是一個理論,而是一套能精準找出顧客痛點、切入市場、擊破巨頭的方法。
拆解顧客流程,就是打開市場的大門
想像一位顧客購買處方藥,他要:
- 看醫生
- 拿處方
- 去藥局排隊
- 買完藥回家還得自己安排服藥時間…
這些步驟,全都屬於他的「顧客價值鏈」。你以為這些他都甘之如飴?錯了——
他真正想要的,其實只有一件事:
「我可以安心地服藥,身體變好。」
而那些要花時間、花力氣、又不舒服的活動,就是「價值侵蝕活動」。
PillPack 做了什麼?
這家公司只做一件事:
幫你把每天的藥,按日期分裝成小包,還會自動送到你家。
他們並不想重做整個藥局。他們只「拆」了一個步驟:
幫客戶記得如何吃藥。
這就是解耦。從一長串顧客流程中,找到最痛的那一點,一刀切下來自己做。
這招厲害在哪?
- 不需要重資本投入
- 不正面衝突既有巨頭(藥局不想學他,反而讓他快速擴張)
- 滿足了顧客真正不滿的點
結果?PillPack 被 Amazon 用近 10 億美元買下。
顧客的三種痛點,就是你的三種機會
Teixeira 教我們,顧客對某些活動感到「不滿意」,常有三種原因:
- 太貴(Expensive):保險服務還得親自找業務員。
- 太慢(Takes Too Long):辦一張信用卡要等一週。
- 太麻煩(Too Much Effort):想租個影片還要走去便利商店。
你想顛覆市場?那就從這三個方向找機會。
解耦不等於小打小鬧,因為你可以再「耦合」回來
有些人會問:只做一小段流程,有辦法賺錢嗎?
這就要談到另一個關鍵字:
「耦合(Coupling)」
成功的解耦企業,會開始把相鄰的流程再加回來,變成一站式體驗,擴大護城河。
像 Uber:
- 起初只讓你「快速叫到車」
- 後來加上 Uber Eats、物流服務、訂閱制乘車服務
一開始只搶下一個環節,後來整個市場都在它手上了。
想用 AI?記住:不要炫技,要解痛
今天大家都說要做 AI。但真正能解決顧客問題的 AI,是能做到這三件事的:
- 更便宜
- 更快速
- 更省力
不是你說用了 AI 就高科技,而是:
它是否真的讓顧客覺得「喔,終於不用再浪費我時間了」?
這才是有價值的 AI 解耦工具。
那你該怎麼開始?
Teixeira 給了一個非常實用的 5 步驟框架,現在就拿你熟悉的產業試著操作一次:
- 畫出顧客完整流程
- 把流程分類:價值創造/價值侵蝕/價值獲取
- 找出顧客最不爽的那一段(Weak Link)
- 設計一個只做這段的產品或服務
- 預想對手不會想跟你打的點,避開鋒頭快速成長
你會發現,有些市場看起來被大公司壟斷,但裡面滿是鬆動的縫隙,等著被你撬開。
總結:你不是要打敗巨人,而是只拿走他最弱的一塊
你不用重新發明產業,也不用從 0 到 1 開創新類別。
你只需要:
- 找出顧客真正不爽的地方
- 想辦法只解決那個問題
- 然後穩穩站住,慢慢往旁邊擴張
顛覆,不是革命,而是切割。
當你能「設計」出顧客的滿意,你就能「工程化」你的成長。
這就是數位顛覆真正的秘密。